在嬴政右手下方坐下后,赢羽关切地问道,“听闻父皇在博浪沙遇刺,父皇可安好?”
嬴政微笑着伸出双手,“皇儿以为朕有恙?”
“那刺客倒真是个力士,重锤挥得又远又准。”
“不过最终只打中了朕的副车,朕毫发无损。”
赢羽这才松了口气,“如此,儿臣便放心了。”
赢羽早料到嬴政会在博浪沙遇刺,但为了避免引发蝴蝶效应,他并未提前告知嬴政。
如果嬴政因为自己的提醒而改变行程,结果遭遇刺杀,那他岂不成了罪人?
赢羽追问,“父皇可捉到凶手?”
嬴政的笑容渐渐收敛,语气冷漠,“那刺客早已策划好逃路。”
“即便禁军搜山,最后也只发现了一枚青铜锻造的重锤。”
“不过附近的乡民看到一个力士与一名美貌女子一同上山,想必便是刺客。”
“我已命廷尉发布海捕文书,一定要捉拿这二人归案。”
嬴政的脸上露出一丝愤怒。
刺杀事件对他来说并不陌生,然而在他刚刚完成封禅,天下初定时,却遭遇女子刺杀,这对他来说是极大的羞辱。
赢羽略带古怪地看着嬴政,“父皇,您有没有考虑过一个问题?”
“那名女子,可能其实是名长得像女子的男子?”
嬴政愣了愣,“皇儿怎会有此想法?”
赢羽一边回忆,一边说道,“儿臣记得,故韩丞相张开地之孙,张良,身高不高,白面少须。”
“有人评论他‘状貌如妇人好女’。”
“说他身材和气质都像女人,长得如同一个清秀的姑娘。”
嬴政听了,点了点头,“我大秦攻楚时,张开地曾在新郑引起动乱。”
“朕亲征平定,诛灭三族,传斩韩王安以示警示。”
“皇儿的怀疑并非无理。”
“若张开地之孙幸存下来,他定会痛恨朕。”
“但他,做不到。”
“天下仇视我者多,张良算什么?”
“只是一个亡国之臣的孙子!”
赢羽沉声道,“不过,儿臣最近听到一条消息。”
“张良曾拜入黄老学派,并在黄老学派的帮助下东行。”
“最终,张良从沧海君手中借走了一名大力士。”
嬴政微微一愣,“沧海君?”
“秽国的沧海君?”
赢羽点了点头,“没错,秽国的沧海君。”
嬴政的脸色逐渐变得难看,“这是耻辱!”
“即便刺杀未果,这场刺杀本身便是一种羞辱。”
嬴政怒不可遏,“放肆!”
“混账!”
“姚贾!”
一名阴沉男子走进帐内,“陛下!”
嬴政冷声说道,“派大秦斗士潜入秽国,调查沧海君。”
“查明他麾下是否有力士能将重锤投掷至数十丈外。”
“若果真如此,再调查此人的行踪。”
“以及秽国军防!”
姚贾眼睛猛地一缩,“博浪沙刺客,是否就是沧海君的部下?”
嬴政的目光锐利如刀,“若真是如此,那我们该再灭一国!”
姚贾恭敬地拱手,“微臣遵命!”
“姚上卿且稍等!”
姚贾转身准备离去时,赢羽微笑着拱手,“姚上卿,我有一事相托。”
姚贾看了一眼嬴政,得到点头后,转向赢羽,“羽公子,有何吩咐?”
赢羽沉声说道,“沛县,刘季。”
“刘季?”姚贾重复了一遍,“公子可否提供更多特征?”
赢羽回忆道,“此人曾是沛县一无赖子,年近四旬,正与一名十六七岁的姑娘谈婚论嫁。”
“这姑娘是故魏豪强吕公的女儿。”
姚贾疑惑地看向赢羽,“年近四十的无赖子,娶一个十几岁的姑娘?”
“这能是真的吗?”
赢羽坚定点头,“就是这样。”
姚贾无奈点头,“此人,恐怕天下独一无二。”
“旬日内,微臣会将其情报交给公子。”
赢羽拱手道,“多谢姚上卿。”
姚贾匆匆离去,嬴政看着赢羽,似笑非笑地开口,“怎么,皇儿看上吕公的女儿了?”
“不过,你也年近二十,差不多该考虑婚事了。”
赢羽翻了个白眼,“父皇,您想哪儿去了?”
“我调查刘季,和吕公的女儿无关,重点是刘季这个人。”
“父皇还记得田氏三兄弟吗?”
嬴政的笑容渐渐收敛,“田儋、田荣、田横三人?”
“我看过赵德柱的回禀,知道他们的心思。”
“呵~”
“我厚待六国余孽,却没彻底除掉,结果他们居然敢刺杀我的儿子!”
“他们的心肠可诛!”
嬴政愤怒的语气越来越激烈,赢羽淡然一笑,“田氏三兄弟已经是阶下囚,随便处置。”
“不过,天下还有像他们一样的人。”
“我发现黄老学派正在暗中扶持势力。”
“如果大秦变故发生,局势可能会动荡!”
嬴政皱眉,“黄老学派扶持的,便是张良吗?”
赢羽摇头,“张良不过是黄老学派的棋子。”
“真正被看中的,是刘季。”
嬴政感到震惊,“黄老学派竟然把未来寄托在一个无赖子身上?”
“皇儿,你是否打探错了情况?”
赢羽认真地点头,“父皇放心,若非确凿消息,儿臣岂敢如此上报?”
“至于黄老学派为何扶持一个无赖子,父皇想过没有,若刘季真能登上大位,他将依靠谁?”
“张良或田儋若登基,他们又会依靠谁呢?”
嬴政眉头微皱,陷入沉思,“若刘季真有能耐,这样的人倒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”
“张良若为皇,他除了黄老学派,还有故韩权贵集团的支持。”
“田儋若为皇,除了儒家,他背后还有故齐权贵和齐王族的势力。”
“唯独刘季,如果他真能成功,唯一依靠的便是黄老学派。”
赢羽坚定地点头,“正是如此,黄老学派的赌注,全押在刘季身上!”
“根据我的打探,黄老学派的多名领袖曾为刘季卜算,相面,都说他有真龙天子之相。”
“太平时低调如蚯蚓,风云时能化作真龙,腾空九天!”
嬴政的脸色变得严肃,黄老学派素来以卜算和医术为根基。
对于寻求仙道,迷信天地真灵的嬴政来说,卜算的结果分量极重。
赢羽见状,趁机继续补充,“为此,黄老学派的领袖之一,马公亲自为刘季开蒙。”
“吕公更是将家搬到了沛县,准备将女儿嫁给刘季。”
“此外,黄老学派在沛县的门生,暗中帮助刘季,等待时机将他推向台前。”
嬴政的眼中闪过一丝杀意,随即爆发出滔天的怒气。
赢羽微微一笑,内心却暗自警惕。
面对未来可能颠覆大秦的刘季,无论如何都要小心行事。
刘邦以“刘跑跑”著称,总能在困境中生还。
尽管孙灿多次想除掉刘邦,却没有能力成功。
但对于嬴政来说,一切就不一样了。
面对千古一帝的镇压,刘邦再怎么逃,恐怕也无处可藏。
嬴政冷冷一笑,“朕知道了。”
“此事,皇儿无需再多操心。”
顿了顿,嬴政露出一丝玩味,“既然皇儿提起田氏三兄弟,那他们抄没的财富,是否也该上缴了?”
赢羽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,“父皇,您真的要追究那点小钱吗?”
嬴政瞪大了眼睛,“小钱?”
“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这次赚了多少?”
“足足相当于三个县一年的税收!”
“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触犯了多少次秦律?”
“交钱!”
赢羽尴尬地笑了笑,“多乎哉?不多矣。”
“儿臣确实有些触犯律法,但那是出于不得已。”
“这样,九一分成,儿臣九,父皇一!”
嬴政大手一挥,“五五分成,朕与你一人一半。”
赢羽哭丧着脸,“父皇,我还得养弟子呢!”
“那就二八分成!”
父子俩的讨价还价像极了街头的小商贩。
经过一番周折,最终定下了三七分成。
定好后,赢羽立刻不敢停留,生怕嬴政继续刮油。
嬴政见状,失笑摇头,“这羽,今天倒比以前活泼多了。”
“这才像个孩子!”
笑声过后,嬴政的声音变得平淡,“顿上卿,都听到了么?”
一道阴影从柱梁后闪出,拱手一礼,“微臣,听到了。”
嬴政点了点头,“调五千禁军,潜入沛县,配合姚贾剿杀刘季。”
“若有阻挠者,格杀勿论!”
“我要看看,谁敢自称真龙天子之姿!”
顿若躬身应命,“微臣,遵命!”
低头时,顿若眼中闪现出不加掩饰的杀意。
“若刘季真能化龙,我倒要看看他在大秦的秦弩箭雨下能否展翅!”
“如果不能,那他就别怪我将他的骨灰撒遍四方!”
刚转身离去,顿若听到嬴政有些古怪的声音,“另派人去曲阜,为孔子夯实陵墓,祭祀,以表我大秦重儒之心。”
作为刺杀与情报专家,顿若知道嬴政的真实用意。
这哪是重视儒家?分明是要封死孔子的陵墓,防止孔子诈尸找赢羽麻烦!
忍住笑意,顿若点头,“陛下放心,微臣定会为孔子之墓夯实厚土!”
与此同时,走出营帐的赢羽嘴角露出一丝微笑,“没想到,这事竟这么轻松就解决了。”
“父皇真是心软。”
这次去狄县,赢羽触犯的秦律,足够编成一本书了!
而秦律之严苛,大家都知道。
赢羽本以为会遭遇嬴政的怒火,没想到只交出三成收益,嬴政便轻松放过。
赢羽心中不禁疑惑,未来扶苏究竟做了什么,能让嬴政如此怒不可遏,将他发配边疆?
“二弟!”
赢羽抬头,看到扶苏快步走来,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。
赢羽笑了笑,“真是说曹操,曹操就到。”
快步迎上去,赢羽拱手一礼,“大兄!”
扶苏激动地回礼,“愚兄原以为二弟会失败而回。”
“这段时间,愚兄一直在游说孙养等大儒,希望他们能改口。”
“没想到,二弟居然真说服了孔大儒。”
“更让愚兄惊讶的是,孔大儒竟然称二弟为君子典范!”
扶苏眼中闪烁着光芒,满是崇敬,“大兄为你感到骄傲!”
“日后我定会以你为榜样,践行君子之道!”
冉仲康:???
冉仲康看着扶苏和赢羽,心中满是疑惑。
即便赢羽心理素质极强,听到扶苏一通夸赞,脸上也有些发红。
“咳咳~”
赢羽轻咳两声,调侃道,“大兄果真要以愚弟为榜样,向愚弟学习?”
扶苏大袖一摆,拱手作礼,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”
“二弟虽是愚兄之弟,但愚兄自认为已是达者。”
“愚兄自当向二弟好生学习。”
“只是不知,二弟是否愿意?”
赢羽大笑,“只要大兄愿意学,愚弟自然愿意教!”
“但希望你别到时候哭就行!”
扶苏高兴得几乎跳起来,顾不上礼仪,拉着赢羽往自己的营帐走。
“二弟,快给愚兄讲讲你与孔大儒谈了些什么。”
“孔大儒为何称二弟为君子?”
“慢点慢点,大兄别摔着了!”
进入扶苏的营帐后,二人分座。
赢羽喝了口米酒润喉,在扶苏满是求知的目光中,笑着开口。
“愚弟被孔大儒称为君子的原因很简单。”
扶苏眼睛亮了,“是什么?”
赢羽缓缓开口,“仁者无敌。”
“孟子曰:仁者无敌?”
扶苏的眼睛闪烁着更亮的光,“淳于夫子曾给愚兄讲过这句话。”
“实施仁政的君王,必然赢得民众的支持,上下一心,众志成城,无敌于天下。”
“好一个仁者无敌!”
“原来二弟赢得孔大儒的赞赏,正是凭借仁政的构想!”
扶苏看着赢羽的目光愈发亲近,“能被孔大儒称赞的仁政,究竟有多伟大?”
看来,在治国理政方面,我远不如二弟!
此刻,扶苏心中暗自决定,要竭尽所能,全力帮助二弟成为秦二世。
如此,才能让符合儒家要求的仁政遍施天下!
在扶苏热切的注视下,赢羽微笑摇头。
“淳于夫子的解释是累赘,甚至是错误的。”
“我与孔大儒深入探讨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。”
扶苏充满渴望,“孔大儒对此有什么不同见解?”
赢羽笑着点头,“孟子曰:仁者无敌。”
“孟子说,掌握将敌人一分为二之术的人,便能天下无敌!”
扶苏下意识地点头,“原来孔大儒……”
但他愈想愈不对劲。
“一分为二的技术?这不就是杀人吗!”
扶苏瞪大眼睛,震惊地看着赢羽,“二弟,你在开玩笑吧!”
“孔大儒怎会说出如此暴虐的话!”
赢羽诚恳地说:“愚弟知道大兄不愿相信。”
“但经过孔大儒与愚弟的详细探讨,最终确认此解无误!”
扶苏摇头,“不可能!绝对不可能!”
“二弟一定是在骗我!”
赢羽耸肩,“大兄不信,尽可去问冉大儒。”
“冉大儒可不会骗大兄吧。”
扶苏立即转向冉仲康,“冉大儒,愚弟是在开玩笑,对吧?”
冉仲康几乎要说,赢羽的解释是在亵渎儒家,完全错误!
但他看到赢羽那威胁的眼神,顿时哑口无言。
冉仲康轻叹一声,面露无奈,点了点头,“羽公子说的,没错。”
扶苏彻底震惊了。
眼前这位,乃是儒家一流的大儒,冉仲康,怎会认同这样的说法?
扶苏失声道,“这怎么可能?”
“你们是怎么探讨的,竟得出如此结论?”
赢羽平静地开口,“孔大儒起初并不看好愚弟。”
“若不是愚弟依照周礼递上拜帖,并且打出了公子仪仗,孔大儒甚至不愿见我。”
“面对愚弟的请求,他也拒绝伸出援手。”
扶苏点了点头,心中已有了猜测。
毕竟,孔氏族长,怎会轻易见一名不起眼的儒生?
赢羽继续说道:“更令我意外的是,孔大儒竟早已知晓泰山之事。”
“当愚弟与孔大儒交谈不愉快时,孔大儒摔杯为号,千余壮士迅速听令而入。”
扶苏有些困惑,场面似乎有些不对劲?
摔杯为号,这样的举动,能是大儒所为吗?
你在开玩笑吧!
赢羽嘴角带笑,然而语气却冷了下来,“愚弟与王离亲兵、禁军拼命与孔大儒的部队厮杀。”
“最后,我们生擒了两位大儒!”
“重拳下,孔大儒终于顿悟。”
“他不仅愿意压下此事,更愿意为我大秦摇旗呐喊。”
“于是孔大儒也发出了感慨。”
“能掌握将敌人一分为二的技艺者,才是真正的天下无敌!”
扶苏目光震惊地望着赢羽,“这就是你与孔大儒敲定‘仁者无敌’解释的过程?”
赢羽点了点头,“正是如此。”
“愚弟精通将敌人一分为二的技巧,孔大儒才会为我和大秦说话。”
“否则,我连与孔大儒平等对话的资格都没有。”
扶苏震惊不已,“二弟,你竟然杀了孔大儒的家仆,还殴打了他?”
赢羽毫不避讳地点头,“没错。”
扶苏失声怒吼,“那可是孔大儒!你怎能如此无礼?”
赢羽摊开双手,“因为仁者无敌!”
“愚弟必须先展现自己的‘仁’,才能让孔大儒知道愚弟的无敌之处。”
扶苏无言以对。
他无力地坐回软榻,苦笑摇头,“二弟,你怎么能如此?怎么能如此?”
“儒家一向尊礼待人,尊师重道。”
“无论你有什么目的,绝不能这样对孔大儒!”
“你如此行事,有何颜面面对孔圣人?”
冉仲康急忙点头,“对对!扶苏公子说得对!”
赢羽不以为意,冷笑道,“大兄怎知,孔子知道我所为后,会愤怒,还是会欣慰?”
他轻轻举起拳头,摇头道,“孔子纵使愤怒,也定是因为我还不够强,武力不够!”
扶苏失望与质疑的目光紧紧盯着赢羽,“二弟,你真是这样看待孔子的吗?”
“前些日子你随便解释《论语》,愚兄虽然愤怒,但还以为你是在开玩笑。”
“可如今,二弟你竟然殴打了孔大儒!”
“愚兄痛心疾首!”
“你辜负了淳于夫子对你的教诲!”
扶苏眼中的光芒消失了,转而充满了失望与痛惜。
那曾经坐在自己身旁、一言一行都符合君子标准的弟弟,怎么变得如此模样!
赢羽却不答反问,“大兄可知,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什么样的?”
扶苏虽心中失望至极,但毕竟是亲弟弟,还是忍住了失望,答道:“子曰: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,闻义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忧也。”
“孔子认为当时的人不修身养性,不讲求学问,听见义理却无法追随,不能改正缺点,这令孔子非常忧虑。”
赢羽微微颔首,“孔子所处的时代,礼乐崩坏。”
“而其后果,是天下烽烟四起,民生凋敝,盗贼横行,尸骸满地!”
扶苏眼睛一亮,“礼乐崩坏?”
“这个比喻实在是绝佳!”
“正因如此,二弟所说的惨状才会出现。”
此刻,扶苏心中一松,觉得二弟还有救。
然而下一刻,扶苏又迅速将这个念头抛在脑后。
只听赢羽感慨一声,“是啊,那个时代实在太惨了!”
“子曰:孔子东游,见两小儿辩日!”
“孔子去东边游说时,路上遇到两个孩子讨论是否还能见到明天的太阳。”
“由此可见,孔子所处的时代是多么危险。”